谢家交好多年,令尊大人跟我就是少年同学,瑗度,老夫想你家大人若在,是不会说这种话的。今天念及你我两家多年之谊,老夫并未出手助你们任何一方,但我女婿的决定,老夫支持一下,有何不可?”
谢琰咬了咬牙,没再说话。
何无忌的声音也跟着响起:“寄奴,刚才我说给你十五万,现在连死胖子都掏三十万了,那我还留啥买地钱?二十五万,全给你了!”
刘毅的嘴角跳了跳,想要开口,谢琰的目光象刀子一样投了过来,直刺到他,把他刚要张的嘴,又给封上了。何无忌在一边急得一跺脚:“希乐,你还在等什么啊,寄奴这时候就需要你的支持!”
刘毅低声道:“无忌,若是换了别人,兄弟我没说的肯定上了,可是,可是这是左帅啊,寄奴头脑发热非要跟他斗,我劝都劝不住,这时候再帮寄奴,那只是火上浇油啊,你也真是的,非要掺和进去!”
何无忌咬了咬牙:“左帅可不会在战场上救你,希乐,只有我们兄弟,才是过命的交情,这道理你就不明白吗?!”
一边的赵毅小声地说道:“希乐哥,要不咱们…………”
刘毅一扭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吓得赵毅一缩头,就退了回去。
谢琰看到刘毅这个表现,满意地点了点头:“还有谁跟刘裕站在一起?”
王妙音的声音平静地响了起来:“裕哥哥,我还没有出阁,没有嫁妆,但是我从小到大所有的私房钱,存一起有十三万两千四百一十五,任君使用!”
双儿也跟着叫道:“双儿也有两千一百钱,也给刘裕你啦。”
谢琰瞪大了眼睛,看向了王妙音,风儿吹着她戴的幂离上,那绿色的轻纱,盖住了她绝世的容颜,可是那双星星般的眼眸,却是异常地明亮,闪闪发光,透出一股坚定。
危难之时见真情
谢琰满脸怒容:“妙音,你怎么回事?在这里,向着外人,连舅舅都不认了吗?”
王妙音脸上的幂离之后,眼神如晨星般闪闪发光,透出一股坚定之色:“舅父大人在上,小女不敢跟您有所违背,但此事小女必须支持刘裕。无论于公于私,小女都不后悔。”
谢琰厉声道:“大胆,身为王家女儿,谢家外甥,难道不知道凡事必须服从家族吗?刘裕忘恩负义,公然跟我们谢家作对,你不去让他退下,反而站在他的一边,与自己娘家人作对,还没出阁,就这样胳膊肘外拐了吗?哼,都说女生外向,看来一点不错啊!”
王妙音神色如常,淡然道:“舅父大人请息雷霆之怒,在这件事上,您并不代表谢家,玄舅父的意见明显与您不一致,而且,这些人被俘,是刘裕的原因,而刘裕之所以带领他们,也是奉了玄舅父的命令,可以说,他们是因为北府军的行动而受累,解救他们,是必须的事。”
谢琰冷笑道:“好个伶牙利口的丫头,难道只有刘裕才是北府军?你的琰舅父就不是了吗?刘裕惹的事,我谢琰来帮他善后处理,有何不可?”
王妙音正色道:“琰舅父,您难道不知道大晋的军令吗?作为主官,如果部下有失陷于敌,知情而不去救的,按军法从事!他们虽然没有正式加入北府军,但在寿春城守城战时,已经编入刘裕的部下,于情于理,都应该由刘裕来救!”
王妙音的话义正辞言,虽然声音不高,但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配合着她那珠落玉盘般的绝世清音,让人闻之,如饮醇酒,实在是一种听觉的享受,不少世家子弟听到后来,不自觉地鼓起掌来,高声喝彩。
整个广场都陷入了一片叫好声中,而谢琰的脸色变得越发地难看,他冷冷地盯着王妙音,眼中间或闪过一丝怒意,等到叫好之声渐渐地平息下来时,谢琰才缓缓地说道:“妙音,你的狡辩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仍然是错得离谱了。你说的军令规定,主官必须去救部下,是在战场之上,所谓不可抛弃部下,指的就是这个。刘裕如果要救,应该是在寿春的时候救,或者是在淝水之战中,在秦军大营里救他们,而不是现在。现在仗已经打完,他们的身份也从晋军的将士,变成了秦军的俘虏,如果是我军的将士,又怎么能放在这里拍卖呢?”
刘裕心中暗叹,这谢琰真的是思维敏捷,尽管是歪理,但仍然给他说得无懈可击。
王妙音的眉头一皱:“既然琰舅父把这些人看成了秦军俘虏,那为何不允许别人跟你竞价呢?不管他们现在的身份如何,至少以前是刘裕的部下,刘裕出手买下他们,然后还他们自由,又有何不可?”
谢琰狞笑道:“妙音,你刚才没听到我的话吗?这些人伤了我的部下,我要为我的部下报仇,买下之后,必须要严惩一番,以解我部下的心头之恨。至于惩罚完之后,是放还是留,那看我的心情了。”
刘裕朗声道:“左帅,不用多说了,我想妙音已经把道理说的很清楚,而今天在场的各位,也能看得清楚了,这是非曲直究竟在哪边。妙音,你不要参与此事,退出吧,我不想让你为难。”
王妙音坚定地摇了摇头:“不,裕哥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