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
看着溃逃回来的寥寥数十骑,松平信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本多忠义所率领的三千多旗本就这样被明朝人吃掉了?
这可是三千多最精锐的武士,而且是骑兵!
这一刻,松平信纲终于相信,德川义直和稻叶正藤或许没有撒谎,明军的战斗力远比他想象中更强。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松平信纲终于不像之前那样狂妄,以为仅凭他所率领的第一番方就可以轻而易举拿下大坂。
于是乎,在推进到大坂近郊就不再往前走,就地驻营。
倭军忙着安营扎寨,对面大坂的明军也没有轻举妄动。
崇祯的意图很简单,就是想着等着幕府军主力到达之后再行决战,一战歼灭德川幕府的主力,可以省很多麻烦。
两天后,德川幕府主力终于抵达大坂城外。
随同30多万幕府主力同时抵达的,还有30多万民壮,总人数超过了60万,德川幕府对外更是号称百万大军。
看着浩浩荡荡的人马车队,作为幕府军主帅的酒井忠胜心下颇有些踌躇满志,因为在日本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一个将军能指挥如此规模的大军,即便是真正意义上统一了日本的丰臣秀吉也只能动员30万大军。
拥有这样一支军队,酒井忠胜觉得击败明军并非难事。
酒井忠胜甚至撇开了幼主德川家纲,直接以幕府大老的身份给大坂城内的明军捎去了一封措辞傲慢的劝降书信,劝戒明军归降。
……
许三官当着崇祯面,大声朗读酒井忠胜的这封劝降信。
当然,酒井忠胜派人送来的劝降信原件使用的是日文,许三官翻译成了汉文。
“日出之国征夷大将军幕下大老、一百万大军之统帅、川越蕃及小浜蕃蕃主,总领12万3500石俸禄之酒井家当代家主忠胜,晓喻大坂城之明人……”
听到这,崇祯和徐应伟、阎应元、江天一等人不禁哑然失笑。
随同出征的朱慈炤更是一撇嘴说:“日出之国?头衔还挺不少。”
顺便说一句,朱慈炤终究还是拗不过崇祯,不情不愿的进了南京国子监读书,读的是海军科第五期,跟李定国他们四兄弟在同一分队。
这次征倭国,郑芝龙把海军学院的学生也一并都带出来长见识。
崇祯忍不住掠了朱慈炤一眼,嗯,还可以,经过一年的实践课,走遍了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山山水水之后,人是黑了,也瘦了,但是身上终于有了点精气神,再不像之前,一眼看去就是个锦绣其外的纨绔子弟。
“炤儿,过来。”崇祯招了招手说。
“干吗?”朱慈炤有些不情不愿的来到崇祯面前。
崇祯凡事讲规矩,哪怕父子之间也是这样,这么做有好的一面,但是也同样存在不好的一面,比如说朱慈炤,就不怎么怕他这个父皇。
朱慈烺和朱慈炯因为打小接受的严格的儒家教育,君臣父子的伦常已经铭刻在他们的骨子里,所以从不逾矩。
崇祯却也不生气,笑问道:“想不想参加这次战斗?”
“不想。”朱慈炤直接拒绝,“子弹可没长眼睛,不会因为我是大明永王就绕着飞,所以让我自己选,是绝对不会去做这种高风险的事情的。”
崇祯闻言顿时被气个半死,怎么养了这么个怂包儿子?
这个怂货不光是贪生怕死,居然还当着这么多人面公然说出来。
同在甲板上的郑芝龙、郑鸿逵、徐应伟等人便不约而同的转身,装出欣赏大坂湾美景的样子,永王刚才说了什么?没听见。
“狗东西,朕今天偏要你上战场。”
崇祯这次真的生气了,直接下了一道圣旨。
临时将朱慈炤所在的海军学员分队编入到陆军第1师。
郑芝龙不禁有些犹豫,小声问道:“圣上,真让永王参加战斗啊?”
“这还有假?”崇祯黑着脸说道,“你就把他当个小兵,别把他当成亲王,不参加一次真正意义的战斗,没有资格承袭王爵。”
郑芝龙无奈,只好把自己儿子郑恩所在的分队也派上去。
同时叮嘱李定国、姚启圣等学员务必保护好永王的安全。
朱慈炤虽然满心不愿,但是圣旨已经下来,便也只能跟着同一分队的同学,顺着舷梯上了岸,再跟着第1师的步兵开始列队。
……
劝降书送出之后,酒井忠胜就一直在等大坂明军的回复。
如果说有得选择,酒井忠胜还是希望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包括酒井忠胜在内的许多倭人都曾熟读过孙子兵法,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最高境界。
如果真可以凭借一封劝降书就迫降大坂城内的四千明军,那么他酒井忠胜绝对可以藉此名垂青史,成为日本几千年历史上有名的军神。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给了酒井忠胜当头一棒。
大坂城内的明军非但不降,反而
耽美小说